以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也要找“市场”了!记者昨天从市国土部门了解到,从7月1日起,我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不再以协议方式出让,将全面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并实行净地出让。
据了解,国务院去年就已下发《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国土资源部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对已经签订工业项目投资协议,确定了供地范围和价格,已经办理完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的,必须在今年6月30日前签订完毕土地出让或租赁合同。目前,我市有关方面也正积极起草《关于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试行意见》,先后多次召集各方人士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该《意见》将于近日出台。
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对防止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建立工业用地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处处长李根伟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坚守耕地红线的要求,从今年起到2020年,我市每年仅有6000 亩左右的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土地供应将持续紧张,必须通过市场化配置,不同项目对地块使用权的竞争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他告诉记者,工业用地“招拍挂”要实行净地出让,土地上市前要完成拆迁、平整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业主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进场施工;另外,土地上市前地块利用的产业类型、环保要求、规划指标、投资强度、开竣工期限等都将先行确定,成交信息也将在有关媒体公示,这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日前,我市已在镇江新区姚桥工业园区进行了工业用地“招拍挂”试点,6个工业项目通过竞拍获得了土地使用权。
业内人士指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拍挂”已经多年,工业用地再度实行“招拍挂”出让,对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有着深远影响。传统上工业用地实行“协议出让”,容易造成受让门槛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出让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实行“招拍挂”出让,简化了土地审批手续,是实行阳光行政、高效行政的制度创新,也为企业公开、公平、公正获取发展用地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