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起步较晚,与国际卫星应用市场相比,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在技术的成熟度、用户的广泛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但从发展速度上看,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在近十几年以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且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客户接受程度的提高,未来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正面临着飞跃式的发展。
卫星通信广播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的卫星通信广播应用中,卫星通信主要以军事应用为主,不是我们进行商业化研究的重点。卫星广播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卫星直播电视等。从未来的发展看,卫星直播电视仍将是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目前的卫星运营商包括: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国卫星(行情论坛)通信集团公司两家国家公司,另有中资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亚洲卫星和亚太卫星两家上市公司。这4家卫星运营商在国内市场上的业务规模、实力差别不大,不过,两家国有的卫星运营商承担着服务于国家重点系统用户、保障国家空间通信设施的使命。
由于卫星直播电视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卫星直播到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至2002年底,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3.34%和94.61%。
我国拥有电视机近4亿台,其中有线用户1亿户,预计城镇家庭至少有2亿用户都是卫星直播电视的潜在市场。对于地形复杂、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的广大地区,更是具有有线电视无法比拟的优势。
根据国外卫星直播行业的发展情况测算,当我国电视直播用户达到1000万户时,地面设备及系统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卫星及直播平台运营将达到80亿-120亿元人民币。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虑到我国具有庞大的电视人口,卫星直播的市场将具有巨大的潜力。
不过,卫星直播电视的腾飞离不开国家在产业定位和相关政策上的支持,从目前的情况看,卫星直播电视的发展还面临一定的不利环境。我国于1993年出台的129号令,规定“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进口、销售、安装和使用均实行许可制度,个人禁止自行接收卫星电视。”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针对家庭用户的卫星直播市场被停止了。
从近些年的发展看,虽然卫星不能直接面对家庭用户,但依然在全国有线电视以及地方卫视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各地卫星电视如火如荼的大发展,显示了卫星电视的巨大市场潜力。
卫星导航应用高速增长将持续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卫星导航在车辆定位导航、个人定位服务、授时应用等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上述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的市场化条件日渐成熟,用户群体正在形成规模化,行业正在步入高速成长期。
近些年来,公安、消防、物流、客运等行业先后建立了上百个车辆跟踪与监控系统网络,车载终端的容量达到20万台。在汽车导航方面,我国卫星导航市场一直呈现强劲增长的势头。在1998年之前,国内卫星导航定位市场处于导入期,1998年之后,随着导航技术与产品的不断进步,以及客户成熟度的提高,导航市场的增长速度加快,每年保持50%-100%的增长速度。
200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品的市场规模仅为3.8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 200亿元以上。2006年我国车载GPS卖出了大约30万台,比2005年有了大幅的增长。与720万辆的汽车年产量相比,我国车载GPS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根据《中国车载导航和远程通信市场调查》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导航市场将达到260万部的规模。按此估算,我国的车载导航产品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根据国外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研究,未来一段时期内除车载导航产品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以外,还将有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应用卫星导航定位的技术与产品,从而使卫星定位导航不断涌现出新的增长点。
新的卫星导航应用行业和领域主要有:测绘行业的定位测绘、通信与电力行业的授时、电力与有线电视行业的定位布线、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运输系统和监控系统建设、公共领域的紧急救援或报警系统的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位置服务、IT行业的一体化各类移动信息终端应用。
上述领域对于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目前还基本上处于前期探索阶段,未来的市场容量预计将超过车辆导航市场。尤其是个人位置服务方面,在我国将近4亿手机用户的需求拉动下,通过将导航定位组件嵌入个人的移动终端并提供位置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未来几年可能超越汽车导航,成为卫星定位导航的最重要应用领域。
卫星遥感及其应用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的卫星遥感应用已经涵盖了气象、海洋两大领域,此外还有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卫星等陆地观测卫星。目前看,卫星遥感的应用主要是在公益领域方面,包括气象探测、海洋观测、土地规划,农林监测、环境及自然灾害监测等。遥感技术在上述领域运行系统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
从未来发展看,凡是涉及地球科学的各学科和经济领域,遥感技术都能为它们提供信息,因此经济和商业领域对卫星遥感的需求将会大量出现。虽然由于遥感卫星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商业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但随着未来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的推进,商业用户将成为用户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共管理的加强和政府加大投入,以及商业用户的开发和壮大,卫星遥感事业的发展将有十分巨大的空间。
卫星应用前景广阔。 CFP图片
我国未来的海洋卫星系列
卫星应用产业基本要素
我国卫星导航产品市场增长
我国的气象卫星
单位:亿元
卫星分类 卫星名称
极地轨道试验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A星
风云一号B星
极地轨道业务应用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C星
风云一号D星
静止轨道试验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A星
风云二号B星
静止轨道业务应用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C星
风云二号D星
卫星系列 卫星名称
海洋水色卫星系列 海洋一号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系列 海洋二号
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系列 海洋三号抓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