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9日11时26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被誉为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
那么,第三颗中巴资源卫星与前两颗相比有何改进?中巴两国为何结缘共创太空合作?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对外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
主持人:先请两位和搜狐的网友打一下招呼。
郭建宁:主持人好,大家好!
张邦宁: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中巴资源卫星发射细节解读
主持人:郭主任,据我了解,您当天在发射现场,能否给广大网友介绍下当天发射的细节和人们的反应。
一、“资源一号-02B”卫星经过中巴两国三年努力终上天
郭建宁:“资源一号-02B”卫星是于9月19号上午11时26分发射的。准备发射卫星的中巴两国技术人员经过近三年的辛勤努力,发射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激动,两国的用户以及研究专家和应用部门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人员都非常热切地盼望中巴两国研制的卫星能够顺利发射升空。发射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紧张,这次发射的准备比较顺利,02B星进入发射基地40天左右的时间,经过检测、星箭对接顺利完成,火箭是用了近20天时间完成了相关的检测工作。
这次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的卫星转接发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尽管这样,火箭研制部门和卫星研制部门的工作人员非常辛苦,一丝不苟,长征四号B火箭发射是连续十多次发射以来最好的一次。
二、凌晨四点、零下三度:工作人员辛勤备战
在整个发射前倒计时从五小时准备开始,很多技术人员早晨四点钟就起来到发射区域做卫星的最后一次检查和火箭的最后一次检查,从现场来看尤其发射场卫星研制的工作人员比较辛苦,当天零下三度,在太阳的西面。我们在北京今天的气温有20度,我们当时发射准备的清晨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三度,并且早晨起来发现有水的地方已经结冰了,非常冷。在这种条件下技术人员匆匆准备吃点儿早饭,四点钟进入准备状态,开始对于星箭做最后一次检查。检查的过程当中有一点小插曲,最后相关的技术专家、领导果断决策,使得火箭比较顺利地升空。
三、发射当天天公作美 能见度高在20公里以上
整个发射前的准备工作还是非常繁忙的,大家辛苦了三年,进行非常认真辛苦的准备,卫星一朝发射非常激动。发射的当天也是非常好的天气,很多同志都说很难得,发射的当天万里无云,天气好到卫星在二级风的时候还能看到,我当时在指挥大厅里面,从红外摄像机跟踪的情况来看,飞行器升到五六百公里的高度,已经到了我国的四川重庆上空的时候通过红外摄像机依然能够看到飞行器飞行的光影。卫星火箭顺利飞行将近十多分钟以后一级分离、二级分离,最后星箭分离,卫星顺利入轨,从西安检测中心传过来的消息,整个卫星状态正常,顺利把中巴两国非常期盼的对地观测卫星送入到正常轨道。
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发射成功的喜悦,现场观看发射的指挥大厅里面,现场观看发射的同志也非常激动,发射成功以后,在每次火箭成功的动作都在现场引起一片掌声。我在指挥大厅里面,我很希望到现场去看,但是由于指挥大厅里面相关的问题要随时配合有关部门来回答,很遗憾没有一次是在外面亲眼看到,都是在指挥大厅的屏幕里面看到。
四、中巴两国高度重视 高层领导亲临现场督战
根据航天飞行计划的安排是十七大之前最后一次发射,方方面面对这次发射非常重视。尤其这颗卫星还肩负着保证我们国家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连续稳定提供给用户的使命,这次卫星的顺利发射不光研制人员非常激动非常高兴,作为用户部门的代表,数据处理使用部门的代表在现场参与了发射前后的准备工作。
卫星一个是中巴两国合作的,对两国对地观测应用领域和国民经济来讲都很重要,由于两国的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巴西的科技部长、航天局长以及巴西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院长以及相关的专家一行专门到现场观看了这次发射,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以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也专程到靶场指导了发射。
发射当天各有关方面请来观看发射中央有关部委有关方面的,包括作为我们用户国土资源部的副部长以及相关部门都到现场直接观看发射,人山人海。发射升空以后都非常激动,感到非常震撼,当天的天气也好,能见度非常高在20公里以上,现场看到火箭非常雄伟壮观,大家在现场的反响非常热烈,发射成功以后在大厅里面大家互相拥抱互相祝贺。
五、巴西卫星项目专家:“我们共同在天上有两个孩子”
我在现场亲历了发射成功以后非常感慨,巴西方也非常高兴,互相祝贺。因为这颗卫星既解决了卫星上面20米分辨率的有效载荷,提供可见度度光谱的观测数据,20米分辨率对于我们国家很重要,对于世界上其它国家也很重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非洲都在谈使用20米分辨率,这次星上第一次加载了我们国家高分辨旅游小载荷的卫星,城市测绘、建筑、重大工程迫切需要,能够加载这样的载荷在卫星研制部门的支持下、辛勤工作下,我们第一次民用用到这么高分辨率的载荷,我们也非常高兴,能够解决我国目前高分辨领域里面基本上依赖国外卫星的数据,结果我国数据源的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来讲非常重要。
卫星上天以后非常高兴,我倒并没有像发射火箭的人员那么高兴欢呼雀跃。火箭发射后十几分钟就可以证明它是成功了,送上天正确入轨成功了可以庆祝了。但是下面更重的任务是卫星在轨初期的正常情况,研究人员要进行几天卫星载荷的评价,更繁重的是我们后面还有更多的工作。上天之后怎么把数据处理好,怎么给用户提供合适可用的数据,现在方方面面提出更多的要求,更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后续来做。我们在这个阶段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以后还有大量的功课要做。所以我们在现场向卫星研制部门向专家表示祝贺,但是我们有更重要的工作在后面。
巴西的专家都非常高兴,担任巴西负责卫星项目的专家叫卡特舒过来跟我拥抱以后说的第一句话:“我们共同在天上有两个孩子”,因为我们有一颗02星现在还在天上运行,02B星的顺利升空,他们非常兴奋。我们双方都表示一定要郑重看护好双方共同的这两个“孩子”。
主持人:刚才说到发射现场感慨很多,工作人员是很辛苦的,我们的任务也很艰巨。据我所知,在本月22号我们接收到02B这颗卫星的图象信号,能否给我们讲讲这个事情?
郭建宁:22号上午根据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02B星测控指挥部统一协调安排,22号上午卫星上的我们国家第一次上天民用的高分辨相机--20米分辨率CCD相机,进行了成功的对地观测。卫星在过我们国家国境上空的时候,对我国东部地区,从长春、沈阳、天津、武汉这一线拍摄过来,我国三个地面站,北京地面站、广东地面站、乌鲁木齐地面站,都捕捉到了卫星下传的信号,非常顺利,三个站正常接收到了数据。
乌鲁木齐只跟踪到很的一部分路段,通过这次数据下传验证了几方面的事情,相机工作正常,下传数据正常,另外一方面验证了接收站工作人员线路的畅通。数据接收两小时之后,北京站为了及时把数据处理出来来评价相关的数据质量给西安卫星测控部门通报,北京站通过光纤传到资源卫星中心,广州站通过专人接收到数据的同时,记录完全之后马上坐飞机,下午4点钟广州的数据通过专人送到了北京,还原出来的图象质量基本有一个结果,从目视效果来看效果很好。20米CCD相机的数据从目视效果来看和上一颗卫星相当,H2的高分辨率2.37米的相机数据大家看过之后感到非常振奋,可以媲美航空航测的照片。数据接收效果目视效果良好,下来的数据没有经过复杂处理。
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针对图象的辐射质量、改正的精度,针对卫星的特点,针对下传下来的数据来做这方面的模型分析。我们计划这个工作在两个月之内把质量改进、质量评价、应用评价做完。
现场展示首批传回图像 天津市区车辆清晰可见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我们传回的图象尤其我们自己研发的高分辨率的相机传回来的图片非常清晰,对于专业人士来讲相当震撼。细心的网友可能看到我们现场有一个很大的图纸,这个图纸请郭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
郭建宁:02B星低轨成像的初步还原图象,是全色的黑白图象,从图象上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高分辨率的数据用在测绘、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管理、高速公路规划,大家可以从这上面看到建筑物的分布,如果这些数据提供给有关用户,都可以找到自己家的楼住在哪儿。
同时从细节上大家也可以看到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在武汉地区拍到的数据可以看到长江里面的游船,武汉市区的车辆、飞机场的飞机以及长江里面的龙船都可以很清晰看到并且可以判断出类型。我们相信这样的图像对于我们国家的测绘,对我们国家的民用应用来讲是非常好的数据源。第一次在我国的民用领域里面使用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数据源。
主持人:我们刚才看到的图象是黑白的,有没有彩色的相关图象?
郭建宁:我们有20米的相机有全色的,拍到的和这个一样,只不过分辨率不一样。同时还有一个多光谱的谱段,有蓝、绿、红谱段,如果打印也好,在计算机上显示也好,可以还原成近彩色的图象,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复以不同的假彩色。
中国自己的“google-earth”系统将问世
主持人:广大网友都知道像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的GOOGLEEARTH,我们这个与它们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郭建宁:GOOGLEEARTH有很多分辨率的数据,有20米、30米分辨率的,甚至有一些区域可能还有上百米分辨率的,但是在很高的很清晰的区域里面有0.6米、1米、2米甚至还有个别的区域有航拍的6米以下的。
从我们的图像来讲,2米左右的图像是相当的,我们中心也做了类似GOOGLEEARTH的系统,目前把宽视野形象的CCD20米的已经做成全国覆盖的三维的,02B正常测试以后我们会把高分辨率的数据放在网上供大家浏览,这样大家看到类似中国的GOOGLEEARTH三维演示,加了很多地理信息在上面的信息系统。我们国家现在对于耕地、土地控制非常严格,国家土地的大检查以及18亩地作为生命线控制,包括城市私搭乱建的管理控制方面运用这样的图像会非常有效来提取相关的信息供有关部门使用,供政府决策规划使用。
资源一号卫星可对全球的资源环境进行监测
我国要掌握自己的监测数据
主持人:很多网友知道我们发射的卫星叫做资源一号卫星,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它的作用有哪些?
郭建宁: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对地观测的传输型的卫星,了解航天的人都知道,我们国家以前也有对地观测卫星,但是都是返回式的,资源一号卫星是第一个传输型的利用CCD相机在天上对地成像,把相关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到地面上,而不是卫星回收胶片到地面成像,所以叫做一号。所谓“资源”,主要是希望用于国土资源普查、国土资源调查,但是实际上对地观测的卫星应用领域是很广泛的。
国防科工委的领导说,它在农林水环、城市建设、灾害管理、测绘、科学教育、通信等等方面,只要跟地面有关的工程设施都会用到对地观测数据,所以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说用在农业普查上,可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作物长势;用在森林普查上可以识别森林的覆盖面积,可以判断是什么样的树种,林木的蓄积量是多大;用在灾害管理方面,最近在淮河流域太湖水资源卫星发挥很好的作用,向国务院的主管部门以及地方的相关部门提供了相关的监测数据;淮河流域洪水期间如何利用发洪水前、发洪水后两张图像简单直观的比较可以很快直接计算出来淹没区的面积,受洪涝灾害危害的程度跟GPS的应用不受制于你的想象,遥感的应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国内能体现出来,国外能体现出来。
不光对自己的粮食种植面积进行监测,还能对全球的进行监测,这样的监测能给我们的农业部门提供直接的指导,同时反过来对农作物从种植到销售都可以提供指导意见,这方面我们还有相当的路要走,希望利用我们国家的资源卫星不光对我们国家提供监测,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对全球的资源环境也能够进行监测。
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努力,包括沙尘暴、污染物的排放等等,国外有很多很有效的监测手段,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因为它们有数据说起来好像很有根据很有道理,在这方面我们自己也应该对沙尘暴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要自己掌握,同时将来也要了解世界其它地方发生的情况,便于国外的同志来了解掌握这方面的信息,大家共同努力来改善生态环境。
02B星配有高分辨率CCD相机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人:具体到02B星跟之前的前两颗星有什么改进或者有什么新的科学技术在里面?
郭建宁:张副总对这个了解得更清楚,02B星最大的改变是加装了我们国家第一次使用高分辨率的CCD相机,设计的分辨率2.37米,幅宽是27公里,这是我们这颗星无论对于卫星研制还是对应用中心作为数据处理以及对用户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张邦宁:高分辨率的相机在民用上面用到了 2.37米,这在世界上都是很先进的,在778公里的轨道高度上能够照到地面这么清晰,而且覆盖宽度是27—28公里。并且在这颗卫星上为了更好使用高分辨率的相机,增加了GPS和星敏感器,能够更准确地来定位在地面的位置,现在地面的定位能够达到1公里以内,好的能达到几百米,对于它的使用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郭建宁:张副总刚才讲的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以前陆地观测卫星系统几何校正以后,对于地面坐标的精度01、02星的设计要求是5公里,我们看到图像跟实际地理坐标的对应是5公里,02星经过中心卫星研究部门、西安测控中心以及巴西空间院共同努力,我们在02星上天以后把它改进到了3—5公里。
去年底、今年初经过资源卫星中心以及卫星研制部门自轨控制方面的专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方面的专家大家公关努力,利用精准数据做到了大概300—500 米,利用星上下传一般的普通星做到一公里以内,这是02星。02B星上搭载了GPS和星敏感器,GPS精确测量轨道,换句话说精确给出拍摄时刻相机的位置,星敏感器通过对卫星飞行期间恒星的成像可以精确测定卫星的姿态,准确知道卫星的位置和卫星的姿态以后,根据地球自转的模型,根据飞过不同经纬度时的模型和投影方式的要求,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拍摄到的图象投影到精确的地理坐标上去。
按照设计值,现在是350米,大大高于01星和02星,这个从应用意义上来讲,不光是高分辨率相机,对于20米的相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提高,我们可以说在关系到图象质量很重要的因素上可能和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基本相当,包括分辨率上。
图像清晰且能精准定位图像位置是亮点
主持人:我们很多网友对您刚才说的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您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比喻?
郭建宁:大部分中低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气象卫星可能对几个定位精度要求并不高,在公里的量级甚至公里以上10公里、20公里的亮度上由于幅宽非常宽,2000公里的幅宽,气候变化比较快,但是对于卫星来讲,拿到图像的同时用户希望知道图像精确的地理位置这样才能便于应用。比如民用的部门城市建设部门,建筑物他看到了,但是建筑物准确的在地理坐标上是什么位置上,也需要精确的知道。
对于重大工程来讲,重大工程的建设有一个精确的位置才能知道整个构成建设具体的丰富程度,这些工作以前是在地面处理的,根据地面的控制力来对卫星下传的图像做新纠正,对于系统几何校正以后的正设图片校正或者精纠正,通过这些精纠正的方式利用地面上已知的控制点来使图像能够准确定位到相关几何坐标上,但是这个工作非常烦琐,比你需要精确的知道相关的几何控制点、精确的地理坐标,这些工作对于应用来讲有时候是很烦琐的很大力的工作。如果我们直接通过星上精确的轨道和姿态确定,经过系统几何校正以后把相关的数据精确定位,方便用户使用,这样对于用户来讲可以减少做地面系统几何校正的工作。
对于国外来讲,通过卫星星上的系统几何校正工作,大家都能明白高分辨率的数据非常有用,不光能够看到这个地方,还能准确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对于民用也好,国防建设也好,这些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张邦宁:不但要看到这个东西,也要知道这个东西的准确是在什么位置,特别是关系到两国边界怎么划分,光说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到底在哪儿?大家还是有争议。
“资源一号02b”星将继续向国内用户提供免费的卫星数据
主持人:之前有报道说“资源一号02b”星将继续向国内用户提供免费的卫星数据,而且还将向用户提供目前应用最高分辨率的民用图象,这个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少有的吗?
郭建宁:免费提供数据是中国巴西两国率先开展这方面工作的,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得到了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发改委的支持,出发点是基于这样的,20米分辨率的数据主要是政府机构和公益部门使用应用于农林水土方面,这些都是政府公益部门、科学教育部门使用。
国家已经对01、02星有较大投入,如果因为图象收费限制了图象的应用,那么对于国家来讲对于用户来讲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大量的钱已经投入到火箭卫星上面了,而且已经放上天了,因为收费限制了应用那么这方面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尤其对于纳税人都是得不偿失的。
在这方面中巴两国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中巴两国都在02星上天以后的不同时期宣布了对国内用户实行免费分发的政策,效果非常好。
02星上天以后用的最好的,使用数据的量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02星上天的第一年是收费的,我们迎来一个分发最好的年景分发出去4500件,第二年使用的面逐渐扩大,我们又连续有15、16个省市,上海、山东、辽宁、甘肃、宁夏等等与我们签订了连续使用卫星数据的合同。
02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分发量是6000件,国防科工委宣布免费对国内用户分发以后,一年分发出来20万件,分布在了1200家法人单位,使用到基层到县里面的气象局、环保局、农业局都在使用中巴资源卫星的数据,充分发挥出它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间接效益。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到底种了多少,有时候调查起来非常不容易,荒漠化的变化到底连续下来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调查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
甘肃地区的荒漠化变化,前后几年的图象很简单一对比就知道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宁夏的退耕还林还草,大家认为大西北荒漠化很严重,但是从连续两三年调查的情况来看,退耕还林还草效果非常明显,从宁夏的情况来看,第一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的面积超过了荒漠化的面积,这是非常可喜的变化。
主持人:您刚才说了县级以上政府都可以免费用我们的图象,我们申请用卫星数据的程序烦琐吗?
郭建宁:不烦琐。首先我们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网站上面有一个注册页面,用户可以在注册页面上登记,我们怎么控制给用户使用?第一,确定它的网址是在大陆境内的。第二,确定这是一个中国自己的法人单位,政府也好,公益事业单位也好,要确定是中国自己的单位,这两点确认之后就可以免费给它们提供数据,可以在网上下载浏览感兴趣区域时间段的数据,如果数据量需求比较大,可以通过中心直接拷贝。我们最大的用户拿着硬盘考走了3T的数据,覆盖中国大陆整个一遍是1300景数量的数据,3T相当于覆盖中国大陆二三十遍的数据。拿走一万景以上单位的数据量有好几家,中科院、气象局等其它有关国防建设的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