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
内容
    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由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和长城站区考察两部分组成。
    ·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 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组织了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赴东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和科学考察。考察队由来自全国30个单位的l16名人员组成,其中考察队员76名,“极地”号船员40名。总指挥陈德鸿,考察队队长郭琨,“极地”号船长魏文良。
  ·建立中山站 首次东南极考察的主要任务是在东南极大陆建立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极地”号1988年12月23日驶抵东南极的普里兹湾,1989年1月14日到达离岸400米的冰海区时,遇到连续三次发生的巨大冰崩,1月21日方脱离险境。1月26日举行了中国南极中山站奠基仪式。2月26日,建成中山站并举行了落成典礼。
  ·科学考察
  1、测绘学:完成建站施工放样测量,建立了中山站区的测绘座标系统、高程系统,完成了站区1:2000地形图的测绘、中山站建筑物沉降监测、陀螺经纬仪定向精度探讨等;
  2、地质学: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测制了岩石地层剖面,系统地采集了岩石样品;
  3、生物学:观察了站区的海鸟、半岛的植被,发现淡水湖的力源来自融雪,不少湖泊中有淡水藻类植物,在海拔83米高湖泊中发现有淡水甲壳类动物存在;
  4、环境学:从总体上认识了半岛地形地貌特征,观测并发现了大量古冰川活动和侵蚀作用痕迹,采集了不同环境景观单元中的大气、岩石、泥沙、湖水和积雪样品;
  5、海洋学:共采集水样295个,获得了气温、水温、风及潮位数据1062个,走航资料3300个,测得中山湾附近海域盐度范围约14—30,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最大潮差1.56m,最小潮差1.02m;
  6、气象学:除提供航行、卸货期间的气象服务外,还开展了影响中山站的气旋和下降风过程、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研究。
  ·1989年2月27日开始,以高钦泉为队长的20人越冬队,首次在中山站越冬并进行冬季科学考察。
  ·长城站考察  1988年l1月12日--1989年3月16日,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乘飞机赴长城站,考察队41人(其中越冬队14人),队长刘书燕。
  夏季考察  对站区房屋、设施和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实验室设备;此次科学考察项目共有13项34个课题。潮间带生态系是这次考察的重点,首次接待两名日本科学家进行生物考察。新增项目有:22周太阳峰年综合观测、苔藓、企鹅与磷虾的关系等。
  越冬考察 1989年3月16日--1989年12月16日,中国在长城站进行了第五次越冬考察。队长李果。常规观测项目包括地面气象、电离层、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等。除常规观测外,越冬队还进行了生物、冻土、地貌和人体生理等学科的考察。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