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第20次南极越冬科考队凯旋
内容
    2005年1月16日上午,中国第20次南极科考队长城站越冬队员从南极经巴黎顺利抵达北京。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带领工作人员前往首都国际机场,欢迎科考队员们凯旋归来。
    此次返京的第20次南极队长城站越冬队由孙福臣站长领队,一行共12人。8点50分,飞机准点到达。手捧鲜花的极地考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们在国际机场出机口耐心地等待科考队员们的出现。
    “他们出来了”,队伍里传出一个欢快的声音。身穿南极科考队红色队服的队员们在乘客队伍中显得很醒目,依次向出口走来,第一个接到鲜花的是我们的老科考队员胡胜利先生。
    曲主任和队员们一一握手,表示热烈的欢迎。手捧鲜花的工作人员一拥而上,献上鲜花。不少科考队员们晒得脸色黝黑,虽然脸上有些疲惫,但精神头还是不错。
    在人群中,有几名特殊的接机者,她们就是此次南极越冬科学考察队员的家人:孙福臣站长的妻子和女儿,孙军的妻子和亲友,胡胜利的妻子……
    “我爸瘦了,老了!”在旁看着父亲和同事谈话的孙站长的女儿只说了很简短的一句话。
  当略显消瘦的胡胜利走出海关时,他的夫人尤由的表情耐人寻味,既有无法掩饰的欣喜,还有矜持的心疼丈夫的眼神。
  在等待队员们的时间里,她站在接机的队伍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说,“在他1990年第一次去南极的时候,女儿才上初一。在孩子高三的时候,他又去过一次。女儿现在结婚了,外孙女儿到这个月26号满就7个月了,他还没有见过孩子哪。”此次远赴南极是胡胜利的第五次征程,一去又是一年多。
  在展览路医院工作的尤女士对老胡的科考事业是很支持的,因为她清楚地知道,那是国家的需要。但是担心的心情也是不言而喻的。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夫妻俩才能通上一次电话,通常都会互相鼓励: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与中国第20次南极越冬科考队同日回国的,还有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冰盖昆仑科考队队员盖军衔。盖军衔是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械工程师,曾两度去南极,此次在冰盖队中担任机械师。去年12月12日,南极冰盖队向“冰穹A”挺进,在这趟艰苦的行程中,他出色地完成了雪地车的故障排除和维护工作。1月8日,盖军衔因严重高山反应遗憾地离开南极,此时距离成功冲顶“冰穹A”仅有一步之遥。 1月12日盖军衔飞抵新西兰后,经过两天的体检和治疗,身体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并于13日下午出院。他于当地时间1月15日晚8时(北京时间15日下午3时)乘韩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离开新西兰。
  16日中午,盖军衔乘坐的飞地抵达北京机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领导、盖军衔的妻子等关心他的人都来到首都国际机场,热烈欢迎极地英雄盖军衔回国。
  “我没有完成任务”,这是盖军衔走出海关后说的第一句话。“你完成得很好”,曲主任坚定地回答。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盖军衔表示十分牵挂队友们,最想对他们说的就是:“你们成功冲顶‘冰穹A’,我特别高兴。”
  在盖军衔飞机到达前,他的妻子王嫣明接受了本报的采访。在被问及知道丈夫病了以后的这段日子里,她是否十分担心时,她神情镇定的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领导在老盖病了以后,多次给我来电话告诉我老盖的最新情况,表示尽一切努力抢救盖军衔并将他护送回国。我的心就放下来了,我特别信任国家海洋局的同志们,我相信他会得到最好的照顾。”但当看到经历险境安然回来的丈夫时,王嫣明紧紧地抱住老盖,两个人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