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旗、县、区(含县级市)1019个,大多旗、县、区面积大,但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也正因为如此,发展潜力和空间广阔。近年来,内蒙古测绘事业局在“围绕中心,立足服务”思想指导下,密切关注旗、县经济的发展走势,与旗、县加强联系,主动提供测绘保障,促进了旗、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强化基础测绘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基础测绘工作对旗县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1万地形图为旗县的农林水牧、规划建设、交通公路、生态保护等提供最基础的地理数据,但很多旗县到现在仍然使用七八十年代由总参测绘局制作的1∶5万地形图,不但比例尺偏小,而且现势性很差。到2003年1∶1万地形图覆盖率尚不足13%。为此,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积极宣传测绘工作的重要性,争取加大对测绘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编制了《2005年-2014年基础测绘规划》,基础测绘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完成1∶1万地形图覆盖国土面积4.8万平方公里,增加覆盖率4.1%,覆盖率提高到19.3%。
在具体工作中,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对重点地区、发展中区域区别对待,体现急用先测的原则。赤峰市近年来发展速度快,对测绘需求旺盛,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很高,因此,争取国家航空摄影匹配资金608万元,自治区投入5000多万元,地方政府匹配了部分资金,目前已完成赤峰地区1∶1万地形图占总面积的88%,2007年将全部完成。结合在兴安盟的帮扶工作,投资800多万元,为扎赉特旗测制1∶1万地形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武汉大学合作完成赤峰、兴安盟地区76000多平方公里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建立了该地区现代大地平面、高程控制网。
二、拓展测绘成果应用领域,为旗县发展打造服务平台
早在2003年,编制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卫星影像图及内蒙古89个旗县卫星影像挂图,填补了自治区空白。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为40多个旗县制作了各种样式的挂图,并为准格尔旗制作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阿拉善盟合作开发政务地理信息系统,把全盟三个旗县的经济、政治、社会人文以及地理信息全部建库,方便领导查阅决策,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利用基础测绘成果与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详查技术方案”选择乌兰察布市丰镇市三义泉镇为试点,利用基础测绘成果进行1∶1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研究开发,为自治区第二次国土资源大调查作技术和数据准备。建立完成了“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和地理空间信息库”,用于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对科尔沁沙地进行宏观分析决策、规划管理的多要素、多层次、多时态、多功能的空间辅助决策,这个项目取得了科尔沁区政府的支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基本农田、水资源等信息系统,发挥遥感等对地观测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作用,为施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自2003年以来,在自治区民政系统撤乡并镇行动中,为各旗县乡民政系统提供地形图资料5000余张、挂图400余幅,为撤乡并镇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紧紧瞄准旗县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主动了解地方政府需求,及时提供优质的测绘服务。先后承接完成了锡林浩特1∶2000测图80平方公里、乌拉特后旗1∶2000数字化测图10平方公里、苏尼特左旗1∶1000数字化测图18平方公里、二连浩特市1∶2000数字化测图50平方公里、固阳县新区1∶1000数字化测图、呼和浩特市金桥经济开发区发电厂铁路征地项目测绘等,为赤峰市九个旗县行政中心、阿拉善盟三个旗县行政中心、一个开发区提供1∶1000地形图共计270平方公里。2006年,乌兰察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急需1∶2000地形图测绘,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及时无偿提供服务,乌兰察布市送来了“测万里疆土,绘美好蓝图”的锦旗表示感谢。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在首府呼和浩特市各区征地、土地变更、登记项目中提供及时、周到的测绘服务,为城乡和谐、健康和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