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国测一大队监测大雁塔开始缓慢回正
| 2008-01-23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经过近三百年的迅速倾斜后,千年名塔大雁塔开始缓慢回正。1996年,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的倾斜度达到1010.5毫米。从1997年开始,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倾斜的趋势不但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出现了缓慢回弹,截至2006年底,大雁塔已向倾斜的相反方向回弹了9.4毫米,报告还认为,塔身总体倾斜量相对稳定,且回弹趋势未变。
    康熙年间已经开始倾斜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西安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目前从史料中发现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定最早是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当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到1941年,测定大雁塔已经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
    地下水过度开采成元凶  
    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1985年到1996年,大雁塔更是以平均每年1毫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倾斜,到1996年,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测量的结果显示大雁塔的倾斜度达到1010.5毫米。  
    1981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因下雨而倒塌,为陕西的文物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许多文物专家也由此开始意识到大雁塔倾斜的严重性。从1982年起西安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开始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查找原因。经过研究后专家们认为:导致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雁塔的自身因素如材料结构整体性差在历史上曾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塔的基础处理不均匀以及古塔的防水、排水不畅等另一个方面是人为造成大雁塔周围环境的破坏。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西安自古以来的水源结构就比较单一,到1995年,西安年用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伴随地下水超采而来的是各种地质环境灾害,到20世纪90年代,西安城区中心一带地面沉降速率发展到每年80到120毫米,地面下沉最多超过2.6米。特别是隐藏在地下的地裂缝,更直接威胁着地面建筑的安全。接着西安市地面也出现了严重沉降    
    城市规划区出现7个较大沉降漏斗区市区沉降量大于500毫米的面积高达30平方公里。大雁塔的倾斜就是因为其地面不均匀沉降过快造成的,国家测绘局第一测绘大队的测量发现    
    2004年大雁塔塔下地势较1985年累计下沉了1189毫米。专家们一致认为:大雁塔的倾斜就是因为其地面不均匀沉降过快造成的该塔西北地面严重的沉降终于使大雁塔向西北方向的倾斜程度加剧。还有专家认为:大雁塔的塔体向西北倾斜与其所在的地质构造带也有关系由于大雁塔正好处在关中地质大断裂带的边缘而且又同时处在其西北方向漏斗形的下沉结构的边缘这就无法保证大雁塔塔身的稳定性。如果遇到地质运动或人为破坏塔身地基的活动大雁塔向西北倾斜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如果不治理甚至还有倒塌的可能。
    塔身回正需要一千年
    大雁塔倾斜问题引起了陕西和西安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市政府从大环境治理方面入手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整治措施遏制西安城区因超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裂缝扩延和地面沉降。1996年,西安市政府对大雁塔周边单位的400多口自备井实施封井措施。从1997开始,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倾斜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并开始缓慢"回位"。根据测绘部门的报告,截至2006年底大雁塔已经向倾斜的相反方向"回位"了9.4毫米,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并且做出了"总体倾斜量相对稳定,且回弹趋势未变"的结论。专家认为,按照目前"回位"速度,不出现意外,大雁塔千年后有可能回归原位。
    据西安市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为有效保护大雁塔的自身安全,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多次调拨资金对大雁塔塔身、塔顶等部位进行维修,大雁塔目前的保护状态尚且良好。但是,近年来大雁塔周边一些大面积商业开发,已造成用于保护古塔的观测井水位上升。文物部门希望在大雁塔周边的各种商业开发中,相关部门应积极与文物保护部门及时沟通情况,避免不良开发对这座千年古塔造成新的安全威胁。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