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地质调查九年来主要成果回顾
| 2008-02-25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1、发现和评价一批大型、超大型后备勘查基地,对全国矿产勘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新发现矿产地800余处,其中大型以上60余处,提交一批新增资源量,其中:铜3200万吨、铅锌7800万吨、铁矿石7.6亿吨、钾盐4亿吨、磷矿石8.5亿吨,形成若干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雏形,有力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新疆罗布泊钾盐新探获资源量7000万吨,总资源量达到3.5亿吨,成为我国重要的钾盐生产基地。西藏驱龙铜矿探获资源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铜矿床。长江中下游、晋冀、辽吉等重要成矿区带发现多处隐伏富铁矿,显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沿扬子陆块周缘发现一系列沉积改造的“扬子型”铅锌矿,开辟了新的找矿领域。
2、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为资源勘查、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更新一批国家基础地质图件。填补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地区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实现1:100万全国重力调查和航空磁测陆域全覆盖。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发现大量找矿线索。开展了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为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与27个省(区、市)合作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了沿长江流域、重要城市集中区等一批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异常带,提出了土壤质量评价意见。实施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地质综合调查试点,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完成全国重要矿山环境调查评估,初步摸清了矿山环境现状,为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了依据。
3、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为国家水资源配置、地质环境整治提供了依据。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北方主要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解决了700万人饮水难题。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圈定了一批大型、特大型远景水源地。初步查明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现状,建立了一批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开展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为区域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
4、初步建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1130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初步摸清了10多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圈定了防治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在西南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和湘鄂桂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建立了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推进群测群防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全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开展,2003-2007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500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汾渭地区开展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初步建立了专业监测网络。
5、取得一批原创性地质科技成果,地质调查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青藏高原深部地壳结构与构造演化、高原隆升与古气候变迁等科学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获得主孔5158米珍贵岩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和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首次全面全面系统地划分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揭示了岩石圈三维结构及演化规律。以热河、关岭生物群为代表的古生物研究进入世界前沿。编制出版了数十种全球、洲际、全国及区域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水文地质等系列图件。区域成矿理论研究、深部地质与结构探测、盐湖地质与盐湖资源、岩溶与环境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6、开展国际合作,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牵头组织亚洲地质图、亚洲水文地质图、亚洲中部及邻区等国际合作编图,开展跨境成矿带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初步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成功举办两届“境外矿产勘查论坛”,为企业“走出去”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
7、构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平台,公益性服务迈出重要步伐。建立了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完成建国以来基础地质主要比例尺地质图件和成果资料数据库建设,12种中比例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及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提供社会使用。建立了全国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地质调查骨干网络,公开发布10万种成果资料目录、7万种非公开性成果资料以及2400种大调查成果报告,5千余种地质资料在线服务。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