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湿地遥感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
| 2008-03-06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全球湿地质量退化,数量减少,湿地资源面临巨大压力,遥感技术在实时、动态监测其变化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本文湿地遥感监测主要侧重于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分类与识别,从基于遥感监测的湿地分类系统、影像预处理、多分辨率(多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分辨率、多时相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源、湿地信息提取方法(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指出目前湿地遥感监测存在3点不足及其未来研究的6个重点。
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流域提取方法研究
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当前大气水文模型耦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一种根据1km DEM 生成更大网格尺度DEM 数据,同时可以保持流域河网信息并减缓高程、坡度等地貌参数信息量衰减速度的有效方法——ZB算法。利用该方法和常规的网格平均法生成黄河唐乃亥以上流域的5km、10km、15km和20km两套DEM 数据,分别提取高程、坡度、地形指数、河网密度、主河道长度、流域面积等流域特征参数,并与1km DEM 提取的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作出评价。结果显示,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大,ZB算法获得的DEM 数据可以保持河网的连续性,提取出合理的流域范围,减缓地形信息量的衰减速度。该方法满足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取数字流域的需要。
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是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采用模型管理技术,其主要方法包括数据式模型管理、结构化模型管理、面向对象的模型管理和基于知识的模型管理,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管理资源环境模型,但对空间数据处理的功能较弱,需要编写大量的程序代码。另一种途径是在GIS中管理模型,如ArcGIS中的ModelBuilder,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但对复杂模型的支持较差。根据以上两种方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资源环境模型管理框架,把模型抽象为模型类与模型实例,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表达模型,通过构建资源环境模型引擎处理空间数据和模型数学方程;利用模型库和数据库,可以实现模型的有效管理和模型重用。
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地理学研究中,常见各种线状地物对区域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区域的综合评价过程中,对这种线状地物的影响多采用概化的评估方法操作,如分区、分带和距离划分等,并且评估结果的生成效率较低。经过分析,线状地物对区域的影响有距离衰减、等级效应、辐合效应和方向效应等共性特点。通过对比,发现线状地物对区域影响作用的空间分布属于二维场模型。场的基本性质是具有空间结构和属性域、连续性、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空间自相关等。为此,我们提出采用区域影响场模型对线状地物对区域的影响进行拟合,并且利用GIS软件生成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场。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区域影响场能够较好的反映线状地物对区域的影响作用程度,适用于线状地物对区域影响作用的表达。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