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电子地图进化史:从二维空间到达3D领域
挖贝 | 2008-07-31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电子地图世界的争夺,目前已经进化到3D领域。而中国,将成为3D争夺战的热点战场。
    用户们开始对GoogleEarth和VirtualEarth上那些单调的“灰色小盒子”感到厌倦了。他们不仅希望像超人一样自由出入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更希望能体验到更多的游览世界的细节。以Google和微软为代表的数字地图厂商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些。目前,他们正在从数字地图的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迈进。
    巨头发力3D
    今年2月,微软收购了Caligari软件公司。这是一家3D模拟软件开发商,该公司的技术能够帮助微软的VirtualEarth获得更为丰富的图像体验。而在去年12月份,提供在线地图和定位服务的英国Multimap公司也被微软收入囊中。这些被收购的子公司通过与微软的虚拟地球和搜索团队进行合作,计划能够完整呈现出美国主要城市的街道甚至商店标识,让用户直接可以通过地图浏览整个美国主要城市。
    从2006年开始,Google也开始往GoogleEarth里添加更多的三维信息。Google通过收购以开发SketchUP3D设计软件而成名的@Last软件公司,为GoogleEarth图形插件提供了更多优化和改进。此外,Google还收购了数字地图制造商Keyhole,以巩固在搜索市场的领军地位。Keyhole使用3D技术,提供从远到近的地区、附近地区以及特定地方的浏览。虽然Google最早是以卫星航拍的二维地图而起家,但创造一个3D化的地球,将是人们可以预见的Google越来越清晰的目标。
    Google与微软两大巨头在数字地图领域的较量将集中在3D上发力。但是,谁也无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洋之外另一片广袤的中国土地。这就给本土化的数字地图厂商,赢得了生存和喘息的空间。
    立足本土
    中国数字地图市场已经是一片喧哗。艾瑞咨询集团发布的《2007中国在线地图信息服务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在线地图服务的市场规模将突破5.5亿人民币,相比2006年,年增长率超过150%,在今后的几年,在线地图服务市场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10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但与此同时,在线地图服务运营商继续呈现出集中化、同质化竞争的趋势。无论是为百度提供地图的Mapber,还是Google地图的提供商Mapabc,目前国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电子地图服务,大部分是基于二维空间所产生的。
    近日,伟景行科技在北京发布了DICITI三维数字地球在线平台。运用3D引擎和海量数据处理技术,该平台整合了大规模城市精细3D模型。因此,用户在普通宽带环境下,安装一个几十K大小的IE插件,就可以在浏览器里直接浏览3D地图,在三维环境下搜索、标注、分享与位置相关的信息。为迎接北京奥运,目前的平台已发布包括奥运场馆、故宫等主要景点在内的北京城市三维模型,并将很快覆盖上海、深圳、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
    “我们跟GoogleEarth、VirtualEarth最终的目的是殊途同归的,但我们一开始是做三维的,我相信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伟景行董事总经理唐志民对《互联网周刊》说。他认为,尽管GoogleEarth已经推出了中文繁体版,但由于受制于当地的法律、法规,GoogleEarth要进入中国,收集中国详细的地理数据,做本地化的服务,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阻碍,而这正是中国本土化的三维数字地图商的机会。
     无独有偶,杭州阿拉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开发的“E都市”从一开始,也号称要做三维实景模拟的仿真电子地图。E都市的实施手段是基于GIS的平面地图,并通过人工采集方式拍照,建模。但是这种技术手段使得用户只能从一个角度观赏,也不能真正走进数字城市中漫游,因此也许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三维。
    此外,还有广州亿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都市圈”电子地图,提供了平面、立体、卫星三种基本的浏览模式。
    唐志民透露,伟景行科技目前已经加快与产业链上游的合作,扩展面向移动终端的3D地图应用。一个背景信息是:今年4月,英特尔在中国正式展示了MID技术及相关产品。这款将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结合的产品,撬开了一个广阔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基于位置搜索的数字导航和数字地图将从中分得一杯羹。
    商业模式
    3D数字地图表现形式的丰富决定了地图厂商在商业模式上,所面临的足够多的诱惑:除了面向普通大众的最基本的旅游、城市消费、本地信息的搜索查询,企业还可以在3D地图建筑上植入虚拟广告牌,将企业、商铺、产品720?视景展示,让客户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将企业、商家的宣传资料、电话地址,最新动态等统统标注进三维数字城市系统,进行有效的产品营销,推广企业形象;针对一些机构的特殊应用需求,地图厂商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收费的项目解决方案。
    最高级形态的应用是在地图上形成基于位置的网络社区,发展同城电子商务。“有了3D数字城市,今后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虚拟旅游,逛商场,游览博物馆,并且和很多朋友交流感兴趣的话题。”唐志民说。
    而随着平台API的开放,形形色色的第三方应用已经应运而生。这些混搭式的应用,把视频、图片、文字整合到地图上,将3D数字地图演变成一个超级媒体平台,也蕴生了大量商机。目前,许多网站依靠GoogleEarth,推出了诸如导航地图、各地犯罪率分布统计、禽流感分布地图、不同房地产价格变动分析等服务。
    然而,足够多的诱惑也意味着足够深的陷阱,足够繁杂的选择。究竟哪些是目前的实力所不能执行的,哪些又是能带来核心价值的?当众多地图厂商加入进来,如何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存空间?在目前的阶段,也许所有的3D数字地图都专注于扩大地理数据覆盖面,加强图像精细度的研究,但在不远的将来,这将成为摆上他们日程的一个迫切命题。
    因此,3D的表现形式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优势,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二维也好,三维也罢,表现形式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看内容,看它到底给用户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服务。”IDG技术创投基金投资经理高翔说。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