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全面落实《房屋登记办法》——石家庄市房屋交易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综述
内容
    石家庄市数字房产信息系统建设从2002年起步,经过了2002年到2005年的基础建设、 2005年到2006年的系统整合、2006年到2009年的扩展升级三个阶段,建成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楼盘表为共享平台的数字房产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涵盖了《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数据准确安全、统计分析实时精准、信息发布快捷,案件处理规范,满足了房产管理与服务群众的需要。

    一、建设数字房产工程,夯实信息系统基础

    2002年3月到2005年12月为系统基础建设时期。首先,我们对市区153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市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205平方公里开展了全要素房产图的测绘和详细的房产调查,并对全市700平方公里控制网进行了改造与建设,建立了石家庄坐标基准点。其次,采用GIS技术和计算机成图软件,在房产基础测绘、项目测绘、房产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电子图形编辑、房产属性录入和数据转换,建成了205平方公里的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无缝房产GIS图,形成了基于GIS和楼盘表技术的系统共享平台,并开发完成了房产测绘成果管理和地理信息管理子系统,为房产管理工作达到“纸介信息数字化、手工业务电脑化、数据更新动态化、业务管理网络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全要素无缝电子地形图,能提供便利的房产查询、统计、缩放、漫游等操作,由于利用对空间数据进行物理和逻辑分层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创建更多专题需要的应用分类,灵活地为房产管理服务。

    从房地产预测绘、竣工测绘到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的程序化管理,房地产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随管理流程的不断深入而完善,系统的控制信息确保了各种管理信息准确传递和存储,形成房地产测绘信息、属性信息和房地产管理信息的同步更新和良性循环,使得房地产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的房地产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社会人文信息始终保持完整、准确、权威。

    二、适应市场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和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2005年以来,石家庄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对原有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提高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水平。

    (一)整合资源,建立统计分析与信息发布子系统

    2003年石家庄市被建设部首批确定为建设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城市之一,我们充分利用数字房产信息系统的资源优势,对房产交易、产权登记旧系统信息进行了迁移、改造,并进一步与预警预报系统进行整合,建成了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子系统。

     利用数字房产信息系统形成的多元化房产信息资源,每月对房地产市场信息进行统计、汇总,经过分析整理后,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形成房地产市场动态预警预报信息,为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相关信息通过网站对外发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测绘前置,建立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

    数字房产信息系统把商品房测绘发排在商品房预售之前,建立统一的房屋楼盘表,每个基本单元的房屋都有唯一的地理编码,商品房预售通过互联网与数字房产信息系统进行联机,实时进行网上签约、网上备案、网上公示。

    (三)强化管理,建立二手房网上备案子系统

    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主要由二手房网上备案、房地产经纪机构网上备案、房地产行业和经济机构诚信档案管理、房产交易资金监管、存量房网上挂牌公示等5个模块组成。

    房地产经纪机构通过网络,将二手房信息和与业主签订的委托合同信息上报到系统服务器,管理人员通过查询产权产籍数据库对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实行网上挂牌,将房屋信息和经纪机构信息发布到网站进行公示。经纪机构撮合成交后与买卖双方签订三方协议并上传到系统服务器,经纪机构与买卖双方再到银行签订资金监管协议,而后双方持资金监管协议及网上签订的三方协议到交易大厅办理过户手续。

    (四)严格监管,建立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

    石家庄市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于2005年开始研制,至今已完成了“经纪机构”、  “评估机构”、“物业管理机构”、“开发企业”、“经济适用房和集资建房单位”等5类企业,以及企业法人、经纪人、估价师等管理系统的开发,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并按评分标准以不同颜色进行显示。目前,纳入管理的企业达到900余家,各类经纪人和相关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

    管理信息包括:1.基础信息,含企业名称、企业法人代码、企业简介、成立时间、办公地址、法人代表、从业人员数量、资质证号、经营范围;2.经营信息,含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建设规模、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施工单位、主要业绩、纳税情况;3.监管信息,含资质变更、资质年检、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等。

    (五)因地制宜,建立项目管理子系统

    房地产项目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获得、拆迁进度、建设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设计变更、项目分割转让等内容。开发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上报土地信息和开发项目,管理人员将上报的信息与从石家庄市诚信中心获得的共享信息进行比对,信息核实无误后记入项目管理系统。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和进行拆迁以及施工进度情况也要按要求及时上报信息,通过该系统的建立,加强了房地产项目的跟踪管理。

     (六)实现一体化,建立和完善登记管理子系统

    在先进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和ORACLE大型数据库平台上,采用面向对象分析(OOA)和面向对象设计(OOD)的软件技术、工作流技术,开发出具有交易权属登记管理、房产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综合维护等管理功能的《登记管理子系统》。系统投入运行后,根据房产交易和权属登记工作程序,设计每一个办事环节的案卷信息和控制信息,信息按预先制定的办事程序自动传递。而审批、抵押、查封信息又成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信息,有效的控制各类信息流动方式和方向,系统在房产登记过程中纸质文档全程扫描,建立房产电子档案,供各个环节随时查阅,从而使房产交易和权属登记工作程序达到了自动控制、标准规范,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使二手房转移登记可在一个工作日以内办结。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登记管理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了电子房屋登记簿。从登记受理开始,系统自动输入登记信息,通过终审后所有信息自动登录到电子登记簿,登记簿一经生成不得修改,登记簿管理系统已于2008年7月1日正式运行。

    (七)升级改造,建立测绘管理及成果管理子系统

    测绘及测绘成果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测绘、项目测绘、测绘和成果管理。整个子系统在测绘和成果管理的统一协调下,完成GIS数据的动态更新,实现了房产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唯一性,有利于对房地产市场实行科学管理、动态管理,为房产管理提供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三、着眼管理发展需求,不断深化信息系统建设

    2006年,石家庄市数字房产信息系统基本建成,为了进一步发挥信息系统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根据房地产市场管理需要,又开发了住宅维修资金管理子系统,房产公证、见证网上办公子系统,房银抵押子系统等。

    (一)加强物业管理,建立住宅维修资金管理子系统

    2007年3月,以数字房产信息系统为平台,开发建成了住宅共用部位、公用设施维修资金综合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将住宅公用部位维修资金账户建立在房屋预测绘、竣工测绘建成的楼盘表上,以房屋的地理编码按幢分户、按面积或房价自动计算每套房屋的应交维修资金数额,并计入账户。当首次缴交成功后,无论房屋今后发生怎样的转移,账户始终不变,保障了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修资金系统与房产交易、权属登记建立在一个平台上,既方便了行政部门管理,也方便了物业企业等单位的支取使用,还方便了群众查询。

    (二)防范交易登记风险,建立公证、见证网上办公子系统

    “房产公证、见证网上办公子系统”以数字房产信息系统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公证处、律师事务所进行虚拟联网。目前石家庄市所有的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均能实时地将公证书、见证书通过网络上传到我局,供房产交易登记时进行防伪审核,有效地遏制了社会上伪造假公证、假见证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三)房银联网,规范房产抵押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在房(管)银(行)联网抵押管理子系统中,银行端根据抵押人申请资料向房管局端提出需抵押的房产,进行查档申请。房管局端接收到查档申请后进行查档核实,并将查档结果反馈到查档申请的银行端。银行端根据查档结果,对符合办理房产抵押登记的申请办理银行抵押业务,并将抵押登记申请信息、纸质抵押文档的电子扫描文件传输到房管局端。抵押人凭银行交给的纸质抵押文档,以及房屋产权证或个人购买商品房预告登记证等材料到房管局申请抵押登记。房管局端受理抵押人的抵押登记申请,人工核对纸质与电子文档,通过系统办理抵押登记,抵押登记完成后系统自动反馈办结信息。该系统的运行防范了抵押风险,提高了办事效率。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Copyright © 2005-2020 地理空间项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10-62211685(直拨)
Q群1:42720732(已满)  Q群2:60428364(已满)  Q群3:77256492(已满)  Q群4:71897230(已满)  Q群5:100810128
京ICP证 0704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