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撒丁岛古代建筑和当代艺术博物馆即将启用
| 2007-11-02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借一位明星建筑师的名头和一座光怪陆离的地标建筑,彻底改变城市形象,这已经成为眼下不少城市惯用的“出名”手段。如今,意大利为了给过于沉闷的撒丁岛注入活力,邀请了建筑界极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女巫”扎哈·哈迪德,在卡利亚里(撒丁岛的首府)设计古代建筑和当代艺术博物馆。
    哈迪德是2004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她的作品往往有让人瞠目结舌的外表。在正常情况下,建筑需与周围环境呼应,强调和谐,而哈迪德的作品经常强势到可以改变、重塑周边环境。也许意大利的官员们正是看中了她天马行空的设计风格,才没有将这个地标建筑的设计任务交给意大利自己极为著名的建筑师皮亚诺。
  的确,这座博物馆的当代性更适合极具侵略性的哈迪德。博物馆位于海边,附近是民风传统的弗拉米尼亚社区。这种处于文化交锋处的地理位置往往能激发出杰作。此外,该项目的投资高达6000 万欧元,充分保证了大手大脚的哈迪德的挥霍欲和创作欲。
  该项目已于2002 年开工,从设计方案上看,哈迪德的确没有让意大利官员失望。她以海为轴线,将这座高4 米、建筑面积3 万平方米的博物馆“铺开”在海边。从空中俯瞰,这座用钢铁和玻璃搭建而成的现代建筑体态柔软得就像一盘意大利面,一直延伸到附近的露天大型运动场,融入到整个撒丁岛的环境中去。从模型上看,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或一座曲折繁杂的迷宫,而不像是美术馆或者博物馆。而走近看,它又像一个巨大的珊瑚群,身上都是孔,据说这样是为了适应潮湿的外部大气环境。
  更巧妙的是,该建筑和地平线融合得非常自然。《纽约时报》评论说,它“重新定义了卡利亚里的地平线”。不过也有人批评这座建筑的外表过于邋遢。哈迪德本人声称,这是她融合很多不同建筑风格的结果,她力求让建筑在专业美学上可圈可点,又能让周围的普通百姓接受,让这座风格现代的建筑和周围撒丁岛特有的古代塔状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古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纽带。
  博物馆馆长保罗-科伦波的公寓就在博物馆附近,他说:“哈迪德正在创造一座标志性建筑,罗马需要它,意大利需要它。”保罗指出,哈迪德的设计风格符合官方的初衷:维护保留旧有的建筑,不损害古迹的一草一木。相比外观,博物馆的内部是它更值得书写也更有建筑特色的部分。其内部垂直和倾斜的建筑元素,创造了富有戏剧性的冲突地带。尤其是公共通道、露天空间和空穴之间被打通,形成巨大的“洞穴”。
    这个“洞穴设计”令博物馆的内部空间非常开阔,以便展示尽可能多的作品和装置。此外, “洞穴”还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通路,每条路都通向不同的展厅,其中有3 条主干道通向多媒体、现当代艺术和古代塔状建筑艺术三个展厅。通向多媒体展厅的通道与底层花园相连,那些花园借着建筑内部迷宫一般的地形,让参观者有桃源仙境的感觉。撒丁岛古代建筑和当代艺术博物馆2007年就将投入使用。哈迪德并不在乎她的大胆设计可能招致的非议,她把自己的建筑看作成长的生物,能进行自我调节,会在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到达一定成熟的时候,被大众自然而然地接受。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