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在天津滨海新区动工建设
| 2007-11-02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继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后,中国航天火箭事业再迈出重要一步。30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正式在天津滨海新区动工建设。航天专家认为,中国正在研制并将投入产业化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助推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虞列贵在开工仪式上说,该基地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工程的基础保证,也是后续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军民结合的航天高科技重要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满足中国未来30-50年发展空间技术及和平利用空间的需要,实现运载技术跨越式发展和航天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该基地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建设规模约20万平方米,运载火箭储箱焊接装配厂房率先开工建设,到2009年底一期工程完成,能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产品试制、总装、试验等各项研制工作需要。二期工程建设规模约30万平方米,将根据国家航天产业发展需求陆续投入建设。  
    承担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任务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说,与现有火箭相比,新一代大型火箭的技术改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推力环保发动机技术,采用液氧/煤油或液氢/液氧发动机,无毒无污染;二是模块化设计,能满足不同重量有效载荷的发射需要,增加了选择性和发射的灵活性;三是提高可靠性,能大幅度提高火箭发射成功率。他认为,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是中国为实现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运载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    
    据了解,面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和中国未来卫星发射、深空探测的更高需求,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发射安全等因素,中国将发展大直径、大推力、高可靠、低成本、无污染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提上重要日程。    
    2006年10月,国防科工委、财政部联合批复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工程研制立项。2007年5月10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新一代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重大科技工程。2007年9月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建设协议》。    
    目前,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形成“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四号”四大系列运载火箭产品,曾先后把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制造的二十多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飞船的技术历程,具备发射各种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并在可靠性、安全性、发射成功率、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