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数据共享和企业规模制约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内容
  “煤、天然气等自然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这些资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同时使用。恰恰相反,数字化的空间信息可以同时共用,因此相应的措施就是要共享。如果违背这一点,建的信息系统肯定是相对矛盾的系统。”有着“双重身份”的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北京中遥地网公司董事长杨崇俊说。

  “数据共享的问题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但是一直没有解决好。这里面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比如水利部、环保部、林业部等各个不同部门积累的数据,如果其中任何一家的数据没有更新,应用系统的数据现势性就不能保证。同时,基础数据和行业数据又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维护更新,所以必须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来保证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保持现势性。”钟耳顺说,在国外,这一问题同样存在。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赵忠明认为:“目前国内高分辨率数据基本依靠国外,从找数据源到数据转化成信息需要的时间长,又没标准,这就体现出我国自主的数据源严重不足,应该建立企业间的数据共享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少寻找数据源带来的成本。”

  另一个阻碍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就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以信息产业相对发达的北京为例,调查显示,少于40人的企业占60%多。此外,产品比较单一,在产业中涵盖的范围比较窄。企业普遍感觉受人力、财力、物力等限制,缺乏产品推广能力。

  “2006年我们在国家测绘局的立项支持下,开展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企业规模小,一半以上企业都是20人以下,而调查时从业人员却超过30万人。”钟耳顺说。

  “以前中科院遥感所也办了几家企业,当时几家企业的处境非常艰苦,效益还不行,办理各种资质证明就耗费了很多时间。后来,研究所通过跟创业中心联合,把小企业聚集起来,成立了产业联盟。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在来看,几乎所有入驻的企业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说到优势,赵忠明认为:“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小企业一起解决一部分共性问题,例如设备、房租、宣传等。”

  郭子祺也赞同这样的观点:“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建立企业联盟体制,鼓励集群和区域协作发展。不同区域有些相对集中的产业,产业链有上下游关系,必然要和相关的企业进行关联,怎样协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关资讯:
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将达1000亿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