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浅谈广西岩溶石漠化形成、危害及防治
内容
    广西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岩溶区,桂林的峰林平原及都安、大化的峰丛洼地都是世界闻名的热带喀斯特典型地貌,其山水风光巍巍壮观,绚丽多姿,可谓世界之最。但与这种独特地质环境相伴的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其中,岩溶石漠化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所谓石漠化,是指碳酸盐岩地区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地表森林植被蜕化,从而导致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并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及其过程。因此,岩溶石漠化是岩溶区生态脆弱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1.岩溶石漠化分布特征

    据广西地调院与国土资源部遥感中心的遥感综合调查,广西岩溶石漠化面积达27294.57k㎡,其中,重度石漠化6878.41 k㎡,中度ll504.1 k㎡,轻度8912.06k㎡,石漠化面积占岩溶区面积约50%。

    1.1分布于桂西、桂西南地区

    桂西、桂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的过渡地带,山高谷深,地形陡峭,植被对土壤的保持能力差,水土易于流失。石漠化呈大面积连片状分布,且相对集中。如桂西都安、马山、大化、东兰、南丹、隆林、武鸣、平果及桂西南的天等、德保、靖西、田东、大新、崇左等县(市)均有较大面积分布。桂中平原石漠化分布较为分散,以点状为主,局部连成一片,如忻城的古篷、宜州市南端。另外,桂北的全州、阳朔等地也有较大面积的石漠化出现,其余地方则多呈零星状分布,面积小。桂东南以碎屑岩为主,基本无石漠化。

    1.2峰丛洼地、谷地分布最广

    都安县地苏、大化县城及江南、马山县勉圩及周鹿、武鸣县灵马、平果县的果化及耶圩、天等县把荷及宁干、德保县隆桑、田东县江城及作登、全州县南及南丹县北等地,均属于峰丛洼地、谷地,是连片状的岩溶石漠化主要分布区。据初步统计,从峰丛谷地、峰丛洼地、峰林谷地、孤峰平原到岩溶垄岗,石漠化发育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1.3主要分布于经济贫困区

    桂西、桂西南是广西有名的边远山区,广西27个国家级贫困县多分布于该区。石漠化面积为l5875.58k㎡,占广西全区石漠化总面积的58.16%,其中,石漠化占国土面积达40%以上的有5个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占国土面积高达60.2%。

    2.岩溶石漠化的形成条件

    一般认为,岩溶生态脆弱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广西乃至西南岩溶区,是全球中低纬度岩溶生态脆弱带的一部分,岩溶环境被认为是与沙漠边缘一样的脆弱环境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岩溶地区就是生态脆弱区。国际岩溶对比(IGCP299,IGCP379)表明,在世界上具有不同地质背景的岩溶区,岩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是极不相同的。在东南亚、美国东南部及中美洲广泛分布的第三系大孔隙碳酸盐岩,岩溶区植被常常是涵养水份改善水文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我国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问题则十分突出。从广西岩溶石漠化的分布规律看,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的因素,更多的则是人为作用。    

    2.1自然因素

    (1)成土条件差。广西碳酸盐岩坚硬致密可溶性组分高,抗风化抗冲刷能力强,溶蚀是其主要的侵蚀方式。由于碳酸盐岩主要由碳酸钙镁组成,易溶物易于溶蚀被水带走,不溶性的残留物少,成土条件极差。据学者D.Ncargo等对美国中部石灰岩的分析,约风化30英尺石灰岩才能形成1英尺的土壤,即成土与溶蚀的比值为l/30。广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溶蚀作用比较强烈。碳酸盐岩的岩溶速率约为0.12~0.3mm/a,即120~300m3/k㎡.a按岩石比重2.6t/m3计,则为312~780t/k㎡.a。若按Car90的成土速率值计算,则广西碳酸盐岩区的成土速率为l0.4~26t/k㎡.a,考虑到其它加速风化的因素,大致推测碳酸盐的成土速率不会大于50t/k㎡.a。因此,岩溶区的成土速度多小于侵蚀速率,这就为石漠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水土保持能力弱。广西岩溶山区山高坡陡,雨量充沛且降水集中,冲刷能力强,水土易流失。石漠化主要发育区的桂西、桂西南的峰丛洼地、谷地,地形条件十分类似,保水保土的条件很差。据前人统计,浔江、柳江、黔江流域碳酸盐岩区侵蚀模数为100~200t/ k㎡.a左右,远大于成土速度。因此,随着侵蚀的发生,土层变薄甚至消失殆尽,最终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

    (3)植被生长的自然条件差且恢复慢。由于岩溶区岩石裸露,土被薄而不连续,土壤相对贫瘠,持水能力也较差。因此岩溶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通常低于非岩区,并有岩生性、旱生性及喜钙性的生态特征,植被一旦遭受破坏,逆向演替快,而顺向演替慢。

    2.2人为因素

    (1)人口增长因素。岩溶区的生态破坏由来已久。大体上从清朝开始,广西人口就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到1944年,广西人口已达1575万人。解放以后,人口增速加快,迅速增长的人口及其对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使原有的森林资源快速消耗,植被覆盖率也随之下降。唐代以前古木参天的景观不复存在。人口的骤增使脆弱的岩溶生态不堪负重。据扬汉奎先生的研究,岩溶山区人口容量不宜大于l00人/k㎡,而根据目前广西人口统计,上述岩溶石漠化严重的都安、大化、马山、武鸣、平果、天等、德保、田东及南丹等县,除南丹外,县境内人口密度均大于150,有的高达200人,严重超过了岩溶石山地区的环境容量。

    (2)不适当的耕作方式等人为因素。主要是高边坡种植(>25 0的高陡边坡),过度的放牧,甚至原始的刀耕火种,以及近来发展较快的小矿山、修路等富民、便民工程等等。尽管以矿业开发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由于规模小、管理差,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加速了本已脆弱的岩溶区的森林植被的破坏及水土流失,并形成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链。

    此外,影响较大的是矿山、冶炼厂等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特别是S02等酸性气体,造成企业周围较大范围高强度酸雨,严重影响区内业已脆弱的林木、灌丛、藻类、苔藓等植物的生长。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和广西近年来大力实施的退耕还林及其它生态工程,使岩溶山区生态恶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从总体看,岩溶区生态环境仍表现出恶化的趋势。

    3.石漠化的危害

    石漠化不仅影响农、林、牧多种经济,更为严重的是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大部分都是贫困县,使脱贫的难度加大:

    3.1可耕地面积减少。据一些地方调查,2007与l975年对比,石灰岩分布区耕地面积约减少l0%以上。

     3.2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地下迳流变化幅度增大,表层带岩溶泉枯竭。由于松散土和植被的减少,地面迳流的调节能力减弱,流失的土壤一部分充填了地下水道与蓄水空间,淤积了地表水库及塘堰,使得可调蓄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年迳流动态变幅加大,部分泉和暗河枯季流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干涸,导致旱季更加缺水。

    3.3洪、涝灾害加剧,土地生产力降低。石漠化地区原本就存在承灾阈值弹性小,喀斯特旱涝灾害频繁的特点,地表裸岩的增加和森林植被的减少,用来调节缓冲地表迳流的能力也将降低。一遇中到大雨,易形成洪涝灾害。

    3.4土壤肥力下降。由于土壤瘠薄,土壤颗粒及其所吸附的营养元素和农药易转移到水中,既污染了水质,又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及粮食产量降低,使贫困面积扩大,脱贫难度增加。

    3.5引起小气候环境恶化,年降雨量减少。

    3.6造成岩溶生态系统内植物种群数量下降,植被结构简单化,破坏了生物种群多样化。

    3.7毁坏生态自然景观,造成旅游价值降低以致丧失,影响岩溶区这一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4.依靠科技开展岩溶区的石漠化防治工作

    石漠化不仅造成岩溶区水土流失,也造成区内水资源量减少甚至枯竭。因此,遏制石漠化的发展和改善岩溶区的生态环境,对岩溶山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治理石漠化,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地制宜。首先,选择典型的石漠化区,进行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多功能生态治理,建设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治理示范基地,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如广西马山县古零乡弄拉屯就是较好的示例。该屯有472.7公顷石山,利用石山下部坡种植枇杷、柑桔、柠檬、柚子、龙眼、黄皮、桃、李等果树,人均种果树340棵。石山上部实行封山育林并结合人工造林,营造水源林l4公顷,用材林50.7从顷,经济林6公顷,人工竹林7.6公顷,现在全屯靠石山林业等多种经营已逐步富裕起来。

    采用生态技术与措施,减少对薪柴的依赖,改善岩溶石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结合扶贫工程,采取“生态移民”及时将贫困农民迁移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以避免生态环境系统遭到进一步破坏;对暂不具备移民的,大力推广沼气和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切实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矛盾,避免因过度垦荒、放牧与生活用柴,造成石山地区更大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如柳城县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既解决了用柴困难,又为农民增加了收入。目前,该县已有沼气用户47000多户,每年可向农户提供优质燃料1700多万立方米,最少节约1300000个劳力。改善了农村生态、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岩溶石漠化,是岩溶区生态脆弱性的表现,它的产生与发展,有自然因素,更多的是受人为因素影响。既然它的产生非一朝一夕所为,它的治理也同样需要时间,需要人们在认识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任何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方法是不可能成功的。石漠化的治理,任重而道远。 (资源网 华烟)

 

 
相关资讯:
防灾赢在演练--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建设与展望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及问题探讨
商南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三峡坡地地质灾害活动变化趋势及防治策略
宜宾:地质灾害凸显环境之痛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Copyright © 2005-2020 地理空间项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10-62211685(直拨)
Q群1:42720732(已满)  Q群2:60428364(已满)  Q群3:77256492(已满)  Q群4:71897230(已满)  Q群5:100810128
京ICP证 0704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55号